兴仁市大普村:“一引四带”开拓强村富民路
发布时间:
2025-06-13
近年来,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坚持党建引领,持续用好“一引四带”工作法,由党员带头、合作社带路、单位帮带、企业带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势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

大普村航拍
近年来,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坚持党建引领,持续用好“一引四带”工作法,由党员带头、合作社带路、单位帮带、企业带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势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

院坝会现场
这段时间,大普村部分群众遇到了饮水难题,村里积极协调市水务部门、企业与群众代表召开院坝会,商议决定新建管网,改善大伙用水条件。

梁从方接受采访
大普村建设组村民梁从方说:“前几年我们组里建有自管水的,现在水位下降水不够吃,村里面把这个水解决了,有水接到家门口,很开心。”坚持党建引领,在党员、合作社、帮扶单位及企业的合力带动下,大普村群众在面临急难愁盼问题时,村支“两委”通过弹性处理,将事办到大伙的心坎上。并积极发展薏仁米、茶叶等产业,“薏惠大普”品牌布依粽粑小有名气,让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信心十足。

欧荣汉接受采访
大普村党支部书记欧荣汉说:“过去老辈人说,大普人家几百家,种地都是石旮旯,说来媳妇天天想娘家。近年来,我们通过‘一引四带’工作路径把基层党组织建强了、把集体经济抓起来了,把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把群众的增收渠道拓宽了,才有如今大普‘好山好水、好产业’的改变。”强基础兴人才,大普村还积极将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培养为党员、村合作社社员、村后备干部,育强村级后备力量,现有家庭农场3户、党员示范户3户,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薏仁米
王文友是村里薏仁米种植大户,薏仁米种植经验丰富,大伙也很认可他的经验技术。在得知村合作社要招聘技术辅导员,他就毛遂自荐,如今已成为该村本土人才之一,时下正忙着指导村民种植薏仁米。

王文友接受采访
大普村薏仁米种植辅导员王文友说:“前期就是发放种子和底肥,中期发肥料、看薏仁米的长势,后期来收薏仁米的时候就是公司、合作社来管”。

薏仁米加工厂
这几年,当地持续优化“党支部+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联结机制,规范薏仁米、茶叶等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带动300余户农户订单式种植薏仁米1500亩,100多户农户发展茶叶500余亩。龙头企业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也落户大普村,建成集烘干、储藏、粗加工、精加工为一体的薏仁米生产线,年烘干能力2.4万吨,精加工1.2万吨。覆盖带动大普村及全市20个村的1.2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

周佩文接受采访
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周佩文说:“目前我们公司是按照五个统一,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统一仓储、统一加工模式。今年在大普村订单种植15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亩,去年我们共加工4000吨薏仁米,实现产值6000万元。”欧荣汉说:“村里发展了薏仁米、薏仁米粽粑、茶叶等特色产业,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薏仁米加工厂入驻本村,通过这些产业带动了全村300人就近就业,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60.49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8.3万元。”

茶叶基地
在村支“两委”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普村党支部荣获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先后获得州级“特色田园乡村 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村、州级文明村、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当前,“薏”心一意谋发展、促振兴的大普村,正朝着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蓝图迈进。

易立芬接受采访
大普村村民易立芬说:“我家种有四亩多的茶叶,今年卖得了3000多元,薏仁米种植每年都供应我们肥料、种子,还有公司回收,现在生活太好了。”
欧荣汉说:“下一步,我们聚焦党建为引领,继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将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弘扬传承民族文化,持续举办‘三月三’布依民族文化活动和农民丰收节,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力争将大普村建设成为‘产业旺、人才多、乡风好、生态美、百姓富、组织强’的幸福乡村、美丽乡村、示范乡村。”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黎凤花 包华露 熊庭波 报道)
编辑:吴林洁 刘明霞
责编:潘飞 胡蓉蓉
编审:周星松
相关新闻
2025-07-03
2025-06-25
2025-06-13
兴仁市2024年春季农业生产启动会暨薏仁米产业技术培训活动在巴铃镇大普村举行
2024-03-14
2023-10-14
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