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兴仁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薏仁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技术规程
一、环境要求
选向阳、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地块种植,产地环境符合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二、品种
兴仁小白壳、贵薏苡1号、薏珠1号。
三、播种
(一)播种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下旬。
(二)种子处理:选用上年经提纯复壮的种子作为当年用种子。采用风选、粒选或水选等方法将不饱满的秕粒、机械破碎的籽粒以及病虫害粒去除,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5%石灰水或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按1:1:100比例配比溶液浸种24-48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方法二:每100kg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g-600g (有效成分8g-12g)拌种。
方法三:每100kg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g拌种。
方法四:水温80℃浸种2~3分钟迅速捞起、摊凉。
方法五: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每100kg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g拌种。
(三)播种方法:以穴播为主。下等肥力地:行距50cm,窝距40cm;中等肥力地:行距60cm,窝距40cm;上等肥力地:行距60cm,窝距50cm。穴中心深度5cm。每穴播种子6-8粒,保证出苗数,覆土盖平。
四、田间管理
(一)定苗:株高约在10cm左右或长出3片叶时,去掉密苗和弱苗,每穴留苗4-5株,保证基本苗在11000-13300株,对缺苗进行带土补栽。
(二)除草: 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4-5叶龄时,结合定苗进行、浅锄: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结合迫肥、培土进行。于拔节后,摘除第一分枝以下的老叶和无效分集,以利通风透光。
(三)施肥
1.施肥原则: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提倡使用生物肥料等。
2.基肥:翻地时将底肥拌匀后翻入土中或者播种时再施入,后者施用时需均匀施入,覆细土后再播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 1500kg、45%复合肥10kg、普钙30kg。
3.追肥:第一次在4-5叶龄时,结合中耕,亩施尿素10kg;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或孕穗时进行,每亩施复合肥30kg;在花期用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施。
(四)水分管理
以湿、干、水、湿、干相间管理为原则。即: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
(五)辅助授粉
开花盛期晴天上午(10: 0-12: 00)用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进行辅助授粉.
五、病虫害防治
(一)黑穗病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种子处理:每100 kg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g拌种,③每100kg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 600g( 有效成分8-12g)拌种,④用5%石灰水或1:1:100倍液波尔多液浸种24-48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二)叶枯病
在薏仁米的叶和叶鞘,初现黄色小斑,不断扩大使之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三)玉米螟
在薏仁米抽穗期,幼虫钻入茎内蛀食健康组织,多造成“白穗”或使植株折断。幼虫在薏仁米茎秆中越冬,1年可发生数代,以第一代、第三代为害最为严重。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施放赤眼蜂和白僵菌;②早春在玉米螟羽化前将上一年的薏仁米秸秆集中沤成肥料,以消灭虫源;③用黑光灯在5-8月间诱杀成虫;④及时拔除枯心苗。
(四)粘虫
以幼虫为害叶片、嫩茎和嫩穗。防治方法:在幼虫期喷施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在成虫期用糖醋液(糖、醋、白酒、水之比为3:4:1:2)诱杀。
六、采收贮藏
(一)采收
10月至11月,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籽粒80%以上变色成熟时收割。
(二)贮藏
种子脱粒后晴天晾晒至含水量≤13%后,放入阴凉、干燥、通风、防腐的地方贮藏。